今年以來,澗西區圍繞“五星”支部創建,緊盯市委鄉村振興“4+2”重點任務,增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功能,提質打造深植群眾心中的“大門常開事好辦、群眾常來樂意待”的鄉里中心。一個個各具特色的鄉里中心,正慢慢成為群眾身邊的“幸福家”。
便民是基礎 陣地煥新暖人心
“以前來社區,就是開個證明、遞個申請。你看現在這社區,進來就很溫馨,工作人員辦事效率也高了?!薄岸怯形闯赡耆嘶顒又行摹D書室、運動室等,在這里能學習還能鍛煉,孩子特別喜歡,挺好的?!苯?,在大營社區鄉里中心內,幾位居民有感而發。
澗西區堅持“行政弱化、服務強化、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的工作理念,通過問需于民,收集了養老托幼、文體娛樂等8大類1200余條意見建議,并把群眾需求融入鄉里中心建設中,按照“三化三融合”原則和“四常一好”目標,分類分批推動親民化改造,整合騰退社區辦公用房562間,新增服務面積16700余平方米,聚焦群眾需求,促進功能融合,黨務政務、養老托幼、技能培訓、醫療健康、運動健身、鄉賢會客、便民商業、鄉鄰休閑等服務功能一改群眾過去對社區“簡單辦事場所”的刻板印象,讓群眾在家門口盡享“一站式”便民服務。
不僅如此,為最大限度增加公共服務功能,澗西區還根據社區特點,在鄉里中心功能布局和空間使用上,最大程度向群眾關心的內容傾斜,精準增加了鄉賢會客、研學交流、非遺傳承、鄉村食堂等功能,真正把服務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兒上。
惠民是關鍵 按需服務聚民心
“我領到了4135元,當時在鄉里中心參加培訓之后,我就來咱合作社的羊肚菌產業園工作了,感謝社區黨支部和合作社,讓我們這些老人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前不久,領到大營社區羊肚菌產業園務工工資的一名群眾感激地說。
富民增收一直是群眾最迫切的需求。為此,澗西區將技能培訓作為鄉里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將培訓內容與群眾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緊密結合,培訓方式與持證和就業緊密結合,圍繞特色種植、電商直播等熱門行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357場,參與群眾4萬余人次,幫助群眾實現技能就業、技能增收。
徐家營社區鄉里中心引入洛陽龍華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洛陽麗媛家政等專業機構,創新搭建“就業直通車”服務平臺,設置了就業服務中心、零工之家和技能培訓中心,精準開展家政、月嫂、育嬰師、電子商務等熱門職業技能培訓,400余名群眾在家門口持證就業。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群眾自然就能享受到更專業的服務。為讓鄉里中心更有品質、更可持續,澗西區堅持“基本服務政府兜底、公共服務多元輸送、專業服務市場為主”的工作思路,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創新“公益+市場化運營”模式,引入西城十二咖、大愛養老等機構進行專業化運營,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服務4300余次,以社區的煙火味、人情味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樂民是根本 多元共治筑同心
“月亮地全家人歡笑聲飛,歡笑聲飛……”日前,在滹沱社區鄉里中心,婉轉的唱腔引來眾多群眾駐足欣賞。這是一場由滹沱社區自樂組織曲劇隊帶來的戲曲盛宴,每逢節日,該隊都會自發在本社區及周邊社區進行巡演,以戲潤心、以德化人,深受廣大群眾好評。這是澗西區以社會組織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鄉村治理具有矛盾多樣化、問題復雜化的特點。因此,澗西區充分發揮鄉里中心作用,創新“黨組織引領+社區主導、黨員示范、群眾主體”的“1+3”鄉村治理模式,引導自治組織、自樂組織、志愿組織“三自”組織向公益型、服務型、治理型的社會組織轉變,使其逐步成為鄉村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參與者。
“現在誰家需要辦紅白事,基本都交給理事會了,啥標準、啥流程,理事會都明確了,省心又省錢?!蔽黢R溝社區鄉里中心巧用“一約五會”,讓更多群眾主動參與社區事務管理,煥發鄉風文明新氣象。
該區還出臺《澗西區“三自”組織孵化培育實施方案》,通過“五項行動計劃”“四步工作法”等培育路徑,動員“紅白理事會”“和事佬調解隊”“鄰里幫幫團”等400余個“三自”組織開展愛心義診、義務理發等公益活動和公益微創投、庭院革命等“微改造”項目,解決群眾身邊事1100余件,惠及群眾3.5萬余人,營造出鄰里守望、溫暖互助、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澗西區將持續把“五星”支部創建與市委鄉村振興“151”工作部署深度融合,緊扣群眾多樣化需求,堅持示范引領與普遍提升相結合,通過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規范提升一批,讓鄉里中心成為群眾家門口的“一站式”綜合服務體,讓更多群眾在這里感受到“家”的溫暖。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