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上午,在澗西區長安路街道青島路二社區天建小區的睦鄰空間里,49歲的楊小莉正在整理書籍。一排排書架上,各類小說、兒童繪本等擺得滿滿當當的。
楊小莉是天建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這個“官兒”,她當了8年。8年來,她和業主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居民一起努力,讓一個長期無人管理、垃圾遍地的老舊小區,慢慢變成了環境整潔的宜居小區。
事情要從2012年說起。“小區2棟樓120戶業主,物業費收得低,服務跟不上,大家就不愿意交錢。”業主劉女士說,久而久之,小區物業管理陷入了惡性循環,當年5月,原有物業公司撤離后,便沒有其他物業公司進駐了。
“那時候,天建小區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盜竊事件時有發生。”長安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說,社區工作人員有限,派人進駐天建小區進行管理不現實。長安路街道黨工委提出“自己的家自己管”的想法,指導并幫助天建小區成立了黨支部和業主委員會,逐步建立起居民民主議事機制,開啟了小區自治之路,熱心人楊小莉毛遂自薦成為業主委員會主任。
天建小區自治之初,需要預收4個月的物業費用于改善環境,但一個星期下來,收到的錢不足30%。
“想讓居民信服,就得從大伙兒關心的事情著手。”楊小莉等業主委員會成員主動入戶征求意見,自行出資墊付費用維修小區的公共設施。4個月后,小區裝好了大門,刷白了圍墻……大家也一點點團結起來了。“以前半個月收不齊的物業費,現在僅用2個小時就能收齊。”楊小莉笑著說。
77歲的老住戶張中英說,天建小區一直在變好:2016年,小區蓋好了停車棚;2018年元旦,小區裝上了暖氣;2019年,小區規劃了停車位,安裝了充電樁;2020年,長安路街道第一家“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睦鄰空間)”在小區掛牌,為居民休閑娛樂、協商議事提供了理想場所。
小區變得越來越好,鄰里關系也更和睦了。這些年,每年7月,天建小區都要評選出“先鋒、善行、新風、孝老、學子、巧婦”六類模范人物進行表彰;在日常生活中,有特長的熱心居民擔任義務“維修師”“花藝師”“水電工”等;小區需要大掃除了,居民微信群里說一聲,“應者云集”。
8年前走上自治之路時,天建小區就定了一個規矩:每年除夕,業主委員會都會向居民征求“來年最希望的小區變化”,第二年大家一起實現。“今年大家希望把9號樓后面的空地再修整綠化一下,打造成主題休閑區!”楊小莉說。
春來了,花開了,天建小區居民的又一個“希望”就要實現了。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