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背景是什么?
答: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發展。“十三五”時期,在黨和國家重大規劃和政策意見引領下,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一系列新成就。一是老齡政策法規體系不斷完備。涉老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老年人權益保障機制、優待政策等不斷細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運營、發展的標準和監管制度更加健全。二是多元社會保障不斷加強。基本社會保險進一步擴大覆蓋范圍,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得到提升。穩步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明確了兩批共49個試點城市,在制度框架、政策標準、運行機制、管理辦法等方面作出探索。商業養老保險、商業健康保險快速發展。三是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十三五”期間,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包括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下同)和設施從11.6萬個增加到32.9萬個,床位數從672.7萬張增加到821萬張。各級政府持續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加強特困人員養老保障,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含失智,下同)老年人給予補貼,初步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發展迅速,機構養老服務穩步推進,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順利實施。四是健康支撐體系不斷健全。老年人健康水平持續提升,2020年人均預期壽命提高至77.9歲,65歲及以上老年人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免費獲得健康管理服務。醫養結合服務有序發展,照護服務能力明顯提高,2020年全國兩證齊全(具備醫療衛生機構資質,并進行養老機構備案)的醫養結合機構5857家,床位數達到158萬張。五是老齡事業和產業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機構持續增加,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更多老年人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文教衛生等活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積極推進,老年人權益保障持續加強。老年用品制造業和服務業加快轉型升級,科技化水平顯著提升,教育培訓、文化娛樂、健康養生、旅居養老等融合發展的新業態不斷涌現。
“十四五”時期,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中央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作了專門部署。人口老齡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我國具備堅實的物質基礎、充足的人力資本、歷史悠久的孝道文化,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解決好這一重大課題。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老年人需求結構正在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還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問題,主要體現在農村養老服務水平不高、居家社區養老和優質普惠服務供給不足、專業人才特別是護理人員短缺、科技創新和產品支撐有待加強、事業產業協同發展尚需提升等方面,建設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老齡事業和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任務更加艱巨繁重。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