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在洛陽市澗西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次會議上
澗西區財政局局長 ???符 ?強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澗西區202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財政預算(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4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關鍵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攻堅之年。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重振澗西區、重塑高新區”的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凝心聚力抓落實,全力以赴促發展,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加快推進財政體制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保穩定、惠民生、防風險等財政重點工作,全區財政運行總體平穩。
(一)全區預算執行情況
1.?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區十六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批準的2024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初預算數為424300萬元,執行中按程序調減收入預算75300萬元,調整后收入預算為349000萬元,全年實際完成352365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96%,同比下降12.8%。因新增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新增一般債券轉貸收入等,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調整為440617萬元,全年實際完成40012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0.8%,同比下降16.5%。
2.?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區十六屆人大第四次會議批準的2024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年初預算數為11232萬元,執行中按程序調增收入預算2872萬元,調整后收入預算為14014萬元,全年實際完成1410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因調整收入、新增上級轉移支付補助、新增專項債券轉貸收入等,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調整為472994萬元,全年實際完成449404萬元,為調整預算的95%,同比增長16.84%。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上級補助收入2453萬元,加上年結余收入等,實際安排支出2535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2024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5988萬元,加上年結余收入等,實際安排支出4858萬元。
5.?政府債務情況
2024年,省財政核定全區債務限額93825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180134萬元,專項債務758124萬元。年初全區政府債務余額746362萬元,其中:一般債券173202萬元,專項債券573160萬元;當年債券轉貸收入389724萬元,其中:一般債券15600萬元,專項債券374124萬元;年末全區政府債務余額1118460萬元,其中:一般債券175077萬元,專項債券943383萬元。
(二)2024年財政主要工作
1.?聚焦增收,增強財政綜合保障能力
一是強化財稅協作,確保顆粒歸倉。加強對宏觀形勢和稅收收入結構的分析研判,加強與稅務部門、自然規劃部門對稅源信息的共享,強化協作機制,查找增量稅源,確保應收盡收。全年爭取免抵調稅收5500萬元;推陳出新,在全市率先開發上線房產稅小程序,夯實轄區內房產稅稅源基礎;凝心聚力,聯合稅務、街道等相關力量,通過職能部門座談、企業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落實稅費政策、培育鞏固稅源、服務市場主體等工作,全年轄區內16家重點企業實現稅收增收8260萬元。
二是積極籌措資金,著力推動發展。緊抓政策“窗口期”“機遇期”,準確把握資金投向,積極爭取中央、省、市資金支持,全年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315171萬元,為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新增債券資金271624萬元,支持城中村改造安置、老舊小區改造、城鄉供排水管網系統、信息技術科技產業社區建設等重點項目。通過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持續推動全區項目攻堅提速進位、產業發展提級造勢、人居環境提檔升級。爭取再融資債券118100萬元,有效降低債務成本,優化債務結構,減輕償債壓力,為緩解地方財政壓力和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科學統籌安排,加大重點支出保障力度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將保障和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全區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通過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壓減不必要支出,集中財力落實惠民政策,以財政力度保障民生溫度,切實將有限的財政資金落在“刀刃上”,用在“緊要處”。
一是促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教育支出69999萬元,嚴格落實教育投入“兩個只增不減”要求,推進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籌措7310萬元,落實生均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籌措5000萬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項目,更新計算機教室67間、教師備課電腦4217臺和網絡互動錄播教室45間,有力推動教育現代化進程;籌措2385萬元,支持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加大薄弱學校校舍維修改造力度,完成東方二中、東升三中及原市二高操場改造,籌措578萬元,推進珠江路、建設路幼兒園二期工程項目建設,優化硬環境,提升軟實力,促進區域教育擴優提質。
二是全面落實社會保障政策。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55097萬元,加大就業創業政策扶持力度,落實優撫對象、退役安置等補助標準,確保低保金、特困供養金等基本生活保障按時足額發放到位。
三是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衛生健康支出27122萬元,其中,公共衛生支出6598萬元,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計劃生育支出7218萬元,用于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區級配套支出1765萬元,全面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確保應保盡保。
四是推動城市人居環境提升。持續推動城市有機更新,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優化城區環境,提升城市品質。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2646萬元,用于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助推宜居環境提檔升級。增發排水防澇綜合設施國債16093萬元,用于工人文化宮周邊排水防澇設施建設等6個項目。爭取中央基建資金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5430萬元,用于小區燃氣管道更新改造項目,惠及107200戶群眾。今年以來,我區對轄區48條道路進行系統改造提升,打通城市交通堵點,優化交通通行能力,完成新疆路斷頭路打通、廣州路、陜北二路等12條道路單循環改造和周山大道等道路斷面改造工程,不斷提升群眾出行便利度和城市宜居水平,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五是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安排農林水及產業項目資金12389萬元,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繼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動鄉村振興。重點支持工農街道三岔口社區健源食用菌種植基地項目、三岔口社區農業旅游示范基地建設、辛店街道董窯社區草莓基地項目、大營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擴建項目,以及農村道路白改黑和農村供水管網改造等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
六是支持文化和旅游事業發展。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1127萬元,落實城市書房建設、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文物保護等工作,推動公共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其中:安排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補助118萬元,城市書房建設和運營193萬元,長安體育公園、衡山路足球場提升改造等120萬元,蘇式建筑群修繕等600萬元。
3.?服務助企惠企,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
一是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精準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減免稅費14700萬元,助力市場主體提振信心、紓困發展,促進稅收與經濟良性循環,提升財源轉化成效。
二是助力企業紓困解難。持續推進“萬人助萬企”“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做優存量、擴大增量、積蓄動能,推動經濟發展提質提速。全年安排涉企資金21981萬元,涉及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專精特新”、工業重點領域設備更新等,助力企業輕裝上陣,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
4.?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推進財政科學管理
一是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持續推進零基預算改革,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不斷優化支出結構,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一盤棋”理念,群策群力、降本增效,集中財力兜牢“三保”底線,推進實施全區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嚴格按照《澗西區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決策有評估、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預算結果有應用”的全鏈條機制,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規范政府采購監管。全面推廣政府采購網上商城,實現日常零星貨物采購在線監管,降低企業交易成本。三是充分發揮評審職能。堅持依法依規評審,創新評審模式,加強對政府投資項目預(結)算評審工作。全年送審金額103196萬元,審定金額85765萬元,審減金額17431萬元,審減率16.89%,充分發揮財政評審“節水閥”作用。四是風險化解有力有序。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強化債務管理,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用好國家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等政策優化債務結構,緩釋債務短期償付風險,穩步推進化債,認真落實中央“一攬子”化債政策,合法合理有序化解債務。五是強化國企監管職能。優化國有企業布局,對區屬企業優質資產重組整合,成立洛陽國苑科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獲得AA級信用評級,形成1個AA+,3個AA的國企信用評級體系。精簡企業層級結構,形成一級企業管資本、二級企業管產業、三級企業管運營的國企架構。開展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工作,激勵國有企業良性發展。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預算執行和財政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問題和挑戰。主要是: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影響,財政收入持續增長的基礎還不穩固,新建項目培植稅源需要一定周期,收入增長動能暫未充分釋放;保民生、防風險、促發展等支出需求不斷增加,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壓力加大。我們將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5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預算法》等有關規定,綜合分析全區財政形勢,2025年預算編制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市委、區委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錨定“重振澗西區,重塑高新區”的總目標,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優化支出重點和結構,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切實提高財政支出效率,進一步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為奮力開創現代化澗西建設新局面貢獻財政力量。
(二)全區預算安排情況
1. 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
2025年,全區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63300萬元,增速3%;加上級補助收入、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全區安排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373200萬元。
2.?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5年,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9300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等,全區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73614萬元。
3.?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2025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上級補助收入2448萬元,加上年結余收入1730萬元,全區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4178萬元。
4.?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5年,全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6736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上年結余收入等,全區安排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5365萬元。
5.?政府債務資金安排情況
2025年,全區地方政府債務還本支出66493萬元,全部為一般債務還本支出。債務付息支出31558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付息5209萬元,專項債務付息26349萬元。
(三)2025年財政政策和財政工作
2025年主要支出政策堅持貫徹落實區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民生保障、產業發展、城市提質、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強化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領域財力保障。2025年統籌安排財政預算資金288824萬元,重點安排以下支出:
1.?支持民生事業保障力度。一是強化民生保障和穩定就業,加強就業幫扶,加大創業扶持力度,支持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崗位技能水平。二是促進醫療衛生資金均衡配置。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辛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推進醫療資源均衡布局,不斷提升衛生健康水平。三是支持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學前教育普惠保障,加大義務教育優質資源供給。支持教育信息化校園網提升項目建設、東升一小南院建設、珠江路及建設路幼兒園二期工程建設等教育相關項目建設,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2.?支持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入落實產業發展“136”工作舉措,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發力。一是助力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積極爭取設備更新專項資金,支持已過審重大設備更新項目建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助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裝備產業建設發展。三是綜合運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支持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引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支持人才創新引領驅動,健全人才激勵和保障機制,助力“河洛英才計劃”“百名科技人才入企計劃”等引育留用工作。
3.?支持城市功能提檔升級。一是多措并舉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城市更新和城區韌性提升。二是強化對重點項目建設支持力度,支持道路修建、提升、延伸等項目建設,完善路網交通體系。支持管網建設及改造,提升城市排水防澇功能。三是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改造等,不斷完善群眾住房保障,切實增進民生福祉。
4.?支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一是推進鄉村振興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和成效鞏固,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保障。二是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培育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推動產業升級、提質增效,不斷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三是支持農村基礎設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促進城鄉融合協調發展。
(四)2025年財政工作主要舉措
1.?以穩為本,培育涵養財源。堅持培植涵養財源,切實提升財稅質效。強化財政、金融、產業等政策協同,培育更多更穩固的財源增長點。強化財稅聯動工作機制,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助力經營主體紓困發展,確保政策紅利精準惠及,促進稅收和經濟良性循環。堅持“項目為王”導向,緊盯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圍繞“兩重”“兩新”政策支持方向,把握對上爭取資金窗口期、紅利期,全力爭資爭項。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夯實財政保障能力,涵養財源“活水”,激發發展“活力”。
2.?以改為要,加強預算管理。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黨政機關要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加強財政資源統籌,將“過緊日子”理念貫徹到預算編制、日常執行、監督全過程,分類分層壓支出、調結構、盤存量,集中財力兜牢基層“三保”底線和全區重點支出領域。持續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堅持以零為基、以效促用,構建有保有壓、突出重點、統籌有力、講求績效的預算安排機制。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加強對重大投資項目、重點領域績效管理,著力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3.?以嚴為實,兜牢三保底線。堅持“兩個優先”,優先足額編列“三保”支出預算,始終將“三保”支出放在預算安排的首位。庫款資金優先保障“三保”支出,持續做好庫款動態監測。全方位、全流程對資金支付情況進行跟蹤監控,按時動態掌握“三保”支出執行進度、“三保”可用財力等相關情況,及時發現“三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財政運行風險研判,確保“三保”資金精準高效落實,“三保”支出不出風險,基層財政平穩運行。
4. 以保為先,聚焦民生福祉。始終將民生支出擺在優先位置,強化底線思維、加強資金統籌、發揮保障作用。穩步提高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水平,做好鄉村振興、污染防治、防災減災等重點領域民生保障,強化財政對穩就業的支持,助力幫扶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持續加強基礎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在高質量發展中穩步增進民生福祉。
5. 以防為重,嚴控債務風險。強化債券資金“借用管還”全過程管理,落實穿透式監測和績效評價,努力提高債券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項目決策和立項,堅決遏制新增隱性債務。健全完善全口徑政府債務風險監管體系和排查機制,穩妥化解存量隱性債務,分類推動融資平臺公司降數量、提規模、促轉型,支持其逐步發展為獨立運作、自主經營的市場主體,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各位代表,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做好財政預算工作意義重大。我們將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支持下,以處處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時時勇挑重擔的使命感,積極發揮財政職能,進一步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為加快“重振澗西區、重塑高新區”、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財政力量。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